旧版 English

谢涛主讲才斋讲堂第252讲:研究生科研技能的培养目标定位与实现途径

  2023年9月21日,北京大学讲席教授,计算机学院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谢涛教授做客才斋讲堂。谢涛教授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冒尖”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提出研究生在学术职业发展中需要具备五种独立科研技能:评估(Assessment)、愿景(Vision)、设计(Design)、执行(Execution)和沟通(Communication)技能(简称AVDEC),并分享了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

  

  谢涛教授主讲才斋讲堂第252讲


  讲座伊始,谢涛教授从自身专业出发,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与软件质量保障进行类比,指出研究生培养流程保障、研究生导师资格评审、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分别与软件开发过程认证、软件工程师认证、软件产品评测认证各环节有相似之处,带领同学们生动形象地了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研究生毕业后,尤其是工科博士研究生获取博士学位后,常见的职业发展选项有高校教师、政府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初创公司联合创始人、公司工程师或经理等。许多同学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都会对读研的必要性和意义价值等方面产生疑惑,谢涛教授分别讲述了自己硕士在北大求学和博士在美国求学的经历,指出自我探索和努力工作可以帮助理解自我,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和人生方向。一般而言,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初职获得时或许差距较小,但研究生职业发展上升空间较大,“职业天花板”更高。

  其次,谢涛教授从五个方面讲解了研究生应当具备的关键技能。第一,硕、博士研究生应当具备“评价技能”,包括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对别人工作的评价。这项技能是博士毕业后担任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和期刊审稿人的基础,有助于后续指导资历更浅的合作者和学生开展研究。第二,研究生应当具备“愿景技能”,能够对未来数年的学习和工作做出规划,制定合理的研究议程,对所学领域的整体发展和前沿有全面了解,培养做“大研究”的视野和能力。第三,研究生应当具备“设计技能”,能够独立设计论文和研究项目,识别待解决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第四,研究生应当具备“执行技能”,能够合理进行时间规划、风险化解、团队管理,使自己的想法真正落地。第五,研究生应当具备“交流能力”,包括写作技能和口头沟通技能,这是做出高质量和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基础。 

 

讲座现场

  针对“冒尖”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谢涛教授强调“冒尖”研究生培养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导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教师来说,致力于培养“好的学生”甚至比致力于做研究更有意义。高校应设立科学的人事聘任制度,招聘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学校、院系和研究社区 (research community) 应当合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全力支持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最大化提供资源和引导,为“冒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找到与其能力适配的“好出路”。

  最后,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踊跃发言。谢涛教授认真回应了同学们普遍关切的问题:“如何应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带来的冲击?”谢涛教授认为,目前已有的大模型技术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在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完善的部分。在众多工种上,AI技术还无法达到完全替代人类的水平,但在未来5—10年无疑将快速发展。因此,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学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顶层架构能力;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有意识地建立自我之于人类发展的独特价值。长远来看,脑力密集型劳动更具生命力,更能抵御AI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与冲击。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林凤仪

摄影:刘涵予

返回